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1:17:25   浏览:909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常委会


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2001年2月10日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制定

2001年4月13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市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代表大会)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活动,提高立法质量,推进依法治市,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立法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尊严,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江苏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
(二)从本市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地方特色,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三)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四)坚持民主立法,保障公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五)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第四条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就下列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江苏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市实际情况作出具体 规定的;
(二)属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所列的事项外,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 江苏省尚未制定地方性法规,根据本市实际情况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
前款事项中,凡属于规定本市特别重大的事项,或者依据法律只能由代表大会规定的事项, 均应当提请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可以对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 得与该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五条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立法的计划性,制定本届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

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由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以下简称法制委员会)组织编制草 案,经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以下简称主任会议)同意,提交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二章代表大会立法程序

第六条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以下简称主席团)可以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 由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常务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门委员会),可以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七条一个代表团或者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 团决定是 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并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 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第八条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规案,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 出,经常 务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规定的有关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 或者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第九条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二十 日前将法规草案发给代表。

第十条列入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法规案的说明后,由 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各代表团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员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根据代表团的要求,有关机 关、组织应当派员介绍情况。

第十一条列入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 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第十二条列入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 的审议意见,对法规草案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法规草案修改稿, 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会议。 

第十三条列入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 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十四条法规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 全体会 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代表 大会下次会议报告;也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提出修改方案,提 请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审议决定。

第十五条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 通过。

第十六条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当自通过之日起十五日内,由常务委员会报请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经批准后,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三章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

第十七条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 ,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会议议程。主任会议认为法规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可以建 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第十八条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审议或者审查并提出意 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不列入会议议程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 或者向提案人说明。

第十九条法规案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的二十日前提出的,列入本次会议议程;
不足二十日的,一般列入下次会议议程。

第二十条代表大会主席团交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会议议 程。

第二十一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举行会议的七日前将法规草案、法规草案说明及有关资料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第二十二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一般应当经过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根据审议情况,也可以经过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三次审议后再交付表决 。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法规案,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听取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 会审议意见或者审查意见,宣读法规草案全文,进行审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法规案,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对法规 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第二十三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部分修改的法规案、废止法规的决定案和其他有关法规问题的决定案,一般经过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可交付表决。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前款所列法规案或者决定案,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听取法制委员会的审 议意见,宣读法规草案或者决定草案全文,进行审议。会议期间,法制委员会提出审议结果 的报告,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二十四条常务委员会会议分组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员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根据审议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员介绍情况。

第二十五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进行审议或者审查,提出审议或者审查意见。

第二十六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审议意见或者审查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法规草 案进行统一审议,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法规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 果报告中予以说明。对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的重要意见没有采纳的,应当向有关 委员会作出说明。

第二十七条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审议或者审查法规草案时,应当召开全体会议,根据需要,可以要求有关机关、组织派负责人说明情况。

第二十八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应当通过座谈会或者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
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将法规草案发送有关机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将意见整理 后送法制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并根据需要,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

第二十九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将法规草案公布或者举行立法听证会,广泛征求意见。
各机关、组织和公民对公布的法规草案的意见,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收集整理后送法 制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
立法听证会由有关委员会组织,具体办法由主任会议制定。

第三十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任会议同意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三十一条法规案经常务委员会两次或者三次会议审议后,部分修改的法规案、 废止法 规的决定案和其他有关法规问题的决定案经常务委员会一次会议审议后,仍有重大问题需要 进一步研究的,由主任会议提出,经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法制委员会和有关 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审议或者审查。

第三十二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因各方面对制定该法规的必要性、 可行性等重大问题存在较大意见分歧搁置审议满一年的,或者因暂不付表决经过一年没有再 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由主任会议向常务委员会报告,该法规案终止审议。

第三十三条常务委员会会议正式表决法规案前,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 委员会 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就法规草案的个别重要条款提出书面修正案,经主任会议决定 ,可以先对修正案进行表决。

第三十四条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 会组成 人员的审议意见和表决通过的修正案进行修改,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 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三十五条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当自通过之日起十五日内,报请江苏 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经批准后,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

 第四章地方性法规解释

第三十六条本市地方性法规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或者地方性法规制定后出 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规依据的,由常务委员会解释。
常务委员会对地方性法规的解释,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七条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各委员会以及区县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解释要求。

第三十八条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会同有关委员会拟订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 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 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表决稿。
地方性法规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 告予以公布。
常务委员会对地方性法规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十五日内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五章其他规定

第三十九条提出法规案,应当按照制定机关的要求同时提出法规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相关资料。法规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制定该法规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
提出的法规案,在列入会议议程前,提案人可以撤回。

第四十条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和废止程序,适用本条例第二章、第三章的有关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文被修改的,必须公布新的法规文本。地方性法规被废止的,应当予以公 告。

第四十一条公布地方性法规的公告应当载明制定和批准机关及其通过日期,以及法规的施行日期。
地方性法规签署公布后,应当及时在常务委员会《会报》和《南京日报》上刊登。
在常务委员会《会报》上刊登的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条例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州市电话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


  《广州市电话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七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代市长 林树森
                       一九九七年一月九日

            广州市电话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电话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电话信息服务的经营行为,维护电话信息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经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和使用电话信息服务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电话信息服务是指:利用公用电话网的设备和数据库技术,经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形成信息库,并通过市话中继线将电话信息系统与公用电话网连接,向社会提供语音信息的活动。
  电话信息服务有以下方式:
  (一)人工电话信息:用户用电话拨叫电话信息台,由电话信息台的咨询员或有关专业人员直接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咨询。
  (二)自动电话信息:用户通过电话拨叫电话信息台,由电话信息台的专用设备自动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咨询信息。
  (三)语音信箱:用户通过电话拨叫电话信息台提供的语音信箱,实现语音信息的存取。


  第四条 电话信息服务是指国家放开经营的一项电信业务,纳入社会文化管理范围。


  第五条 广州市电信局是本市行政区域内通信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
  工商、公安、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

第二章 开办条件





  第六条 电话信息服务业务只限于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集体所有制企业经营。经营电话信息服务业务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凭经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向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申报。
  (二)经审核同意后,领取广东省邮电管理局或邮电部的经营批文。
  (三)凭经营批文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


  第七条 电话信息服务台开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100平方米以上的营业专用场地。
  (二)设备系统必须符合省公众话音综合信息系统技术的有关规定。
  (三)与公用电信网接口的通信设备,应符合邮电部规定的进网技术要求。
  (四)经过严格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采编人员和播音员。


  第八条 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不得擅自增加信息服务项目。如需增加的,应报原经营许可审批单位批准。


  第九条 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不得转让经营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信息节目交由其他单位或个人承包。


  第十条 经营电话信息服务业务,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信息内容应健康、准确和实用并符合国家知识产权等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电话信息服务台向社会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益信息:包括本台业务宣传、信息编码的查询、法律条文、交通、天气、医疗卫生等信息。
  (二)普通信息:包括百科知识、旅游、婚姻家庭、法律咨询、人才交流、消费指南、科教、娱乐、饮食服务等信息。
  (三)经济信息:包括金融保险、股票证券交易、房地产、物资供求、国际商情等信息。
  (四)专项服务:包括专家咨询、点歌等。


  第十二条 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不得编发、播放下列内容:
  (一)政治性新闻。
  (二)涉及国家秘密和危害国家安全的。
  (三)涉及封建迷信、淫秽色情的。
  (四)违反国家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
  (五)影响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稳定,有损社会公共道德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六)赌博和带有黄色内容的交友、性知识等。


  第十三条 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应建立信息审查责任制度,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加强对信息内容的审核和管理。


  第十四条 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在播出信息前必须将信息内容的文字资料或相应的音源制品,送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播出。信息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由经营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发布的节目宣传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和健康,并注明具体的收费标准。
  节目宣传广告发布前应经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发布广告的审批手续。

第三章 服务与监督





  第十六条 电话信息服务台的设备系统时钟一律以广州市17报时台的时间为准,误差不得超过10秒。
  人工电话信息服务的应答时限不得超过20秒。


  第十七条 电话信息服务实行业务统计报表填报制度。经营单位应按时将业务统计报表上报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


  第十八条 电话信息服务台应设立技术、业务、质检和受理用户投诉等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第十九条 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应向社会公开投诉电话和咨询地址,及时处理投诉,并将处理结果认真填表记录、整理备案。
  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应对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处理用户投诉进行查处。
第四章 计费与收费





  第二十条 电话信息服务的收费标准,按邮电部和省、市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并在信息编码中按通信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设置资费类别码。


  第二十一条 电话信息服务可按服务时间计费,也可采用经通信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的其他方式计费。


  第二十二条 电话信息服务按服务时间计费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计费应从播出正式信息内容后开始,系统提示音不得纳入计费时间,中间不得转接其他类别的信息内容。
  (二)用户从摘机到挂机的一次实际呼叫只能按一条计费记录计费,不能分段计费。
  (三)向用户提供一次信息服务的计费时间,从播出正式信息内容时开始,少于6秒钟的不计费,超过6秒钟(含6秒钟)的,以分钟为计算单位,不足1分钟的按1分钟计费。
  (四)自动电话信息服务最大计费时间为30分钟,超过30分钟部分的不计费。
  (五)人工电话信息服务最大计费间时为60分钟,超过60分钟部分的不计费。


  第二十三条 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的计费记录必须准确,不得改动。计费记录资料最少应保留6个月。


  第二十四条 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应对电话信息服务的计费记录和费率实施监测。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的计费记费如与监测记录存在误差时,以监测记录为准。


  第二十五条 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可自行设点收取信息服务费,也可委托邮电企业或其他部门代收。


  第二十六条 使用电话信息服务应按规定交纳电话信息服务费。用户如对电话信息服务有异议的,可向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查询。电话信息服务经营单位必须在接到用户查询之日起10日内答复。经营单位应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收费详细记录清单。


  第二十七条 用户不按规定期限交纳电话信息服务费的,每逾期1日由电话信息经营单位按其应交费总额的1%加收滞纳金。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十七条、十九条的,由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的,由物价部门或会同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按物价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八条、九条、十四条、十五条第二款、二十三条的,由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停止提供其中继线服务,并报请审批机关撤销其经营批文。
  对违反广告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的,由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或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情节严重的,报请审批机关撤销其经营批文;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的,由广州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经营,并查封其信息通信的器材并处以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七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推荐西藏自治区福利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的函

民政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推荐西藏自治区福利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的函
民政部办公厅



民政厅(局):
西藏自治区地处西南边疆,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在吸引资金、合作开发等方面有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最近,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在广泛调查、严格论证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24个福利企业开发项目,希望与各地福利企业开展合作。具体合作形式,可以企业独资开发,也可
以联营开发。现将西藏自治区福利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印发给你们,并请将合作项目推荐给有关福利企业。如需进一步了解项目情况及有意去西藏考察投资,请迳与西藏自治区民政厅联系。
西藏自治区九四年福利企业开发项目登记表 表之一
------------------------------------
| | 项 |项 目|项 目| 项 目 | 项目内容 |
| | 目 | |执 行| |----------|
| | 序 | |单 位| | | |
| | 列 |名 称| | 背 景 |性质| 规模 |
|-|-----|---|---|-------|--|-------|
| | |红景天| | 红景天在该|民政|分布7.5 |
| |94001|粗加 |林周县|县分布面广,经|福利|万亩,年 |
| | |工厂 | |济效益可观,增|企业|收购达 |
| | | | |加群众收入。 | |38万斤。 |
| |-----|---|---|-------|--|-------|
| | |皮革 | | 原材料充足,|民政|年加工牛皮 |
| | |制品 | |联营办厂,增加|福利|8000张, |
| |94002|加工厂|林周县|群众收入,可推|企业|羊皮2.1万 |
| | | | |动乡镇企业发 | |张的服装 |
| | | | |展。 | |皮革加工 |
| | | | | | |能力。 |
|拉|-----|---|---|-------|--|-------|
| | |大理石| | 市场需求量 |民政|月产300 |
| |94003|碎石加|墨竹 |大,合理利用,|福利|吨碎石, |
| | |工厂 |工卡县|开采大理石, |企业|月纯利 |
| | | | |增加收入。 | |7.7290元|
|萨|-----|---|---|-------|--|-------|
| | |劳动服| | 发展基础设 |民政|建房、筑 |
| |94004|务建筑|堆龙 |施,积累和发 |福利|路、修桥、 |
| | |公司 |德庆县|展全县扶贫基 |企业|运输制做 |
| | | | |金。 | |农具等 |
|地|-----|---|---|-------|--|-------|
| | | | | 办厂效益对 |民政|生产藏毛 |
| | |羊毛 |当雄县|象为贫困户, |福利|毡、藏被、 |
| |94005|加工厂| |增加和积累扶 |企业|牛羊毛纺 |
| | | | |贫资金。 | |线等。 |
|区|-----|---|---|-------|--|-------|
| | |羊八井| | 当地拥有丰 |民政|开发高岭 |
| | |建筑涂| |富的高岭土资 |福利|土资源,井 |
| |94006|料加 |当雄县|源,建厂条件 |企业|建筑砖厂, |
| | |工厂 | |好,效益对象为| |造纸用涂 |
| | | | |贫困户和优抚 | |料厂。 |
| | | | |对象。 | | |
| |-----|---|---|-------|--|-------|
| | |尼木林| | 该乡耕地少,|民政|开设旅馆、 |
| |94007|岗乡服|尼木县|灾情多,水源缺|福利|停车场、饮 |
| | |务公司| |乏,残疾退伍和|企业|食部等。 |
| | | | |军人家属较多。| | |
------------------------------------

-----------------------------------------
投 资 情 况 |资金回收情况| 受 益 面 |
---------------|------|-----------------|
| 请求 | 地县 | |有 偿| | | | |
合 计 | 投资 | 配套 |周期|回 收|乡 | 村 | 户 | 人 |
-----|----|----|--|---|--|---|----|-----|
| | | | | | | | |
100.5| 60 |40.5|3年| |8个|53个|2524|15144|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8 | 60 |62.5|3年| |6个|38个|1809|10857|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 31 | |3年| |2个|26个|1022| 6317|
万元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 40 | |5年|20 |1个| 9个| 962| 4281|
万元 | 万元 |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12.5|1.5万|3年| |1个| 4个| 818| 4476|
万元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 40 | |3年| |1个| 3个| 565| 3430|
万元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万 | 14万| 4万 |3年| |1个| 4个| 275| 1545|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经济效益预测 | 审查 |
--------------------|------|
脱 贫| 脱贫 |人均| 增加 | |
户 | 人数 |增粮| 收入 | 意见 |
---|----|--|--------|------|
| | | | |
34| 208| | 年纯收 | |
| | | 15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196|1175| |100.9945| |
| | | 元 | |
| | | | |
| | | | |
---|----|--|--------|------|
| | | | |
79| 479| | 年纯收 | |
| | | 46万元 | |
| | | | |
---|----|--|--------|------|
| | | | |
9| 46| | 80万元 | |
| | | (五年内) | |
| | | | |
---|----|--|--------|------|
| | | | |
12| 84| | 8万元 | |
户 |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7户| 40| | 30万元 | |
|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4户| 10| | 8.3万元 | |
| 人 | | | |
| | | | |
----------------------------
西藏自治区九四年福利企业开发项目登记表 表之二
-----------------------------------
| | 项 |项 目|项 目| 项 目 | 项目内容 |
| | 目 | |执 行| |---------|
| | 序 | |单 位| | | |
| | 列 |名 称| | 背 景 |性质| 规模 |
|-|-----|---|---|-------|--|------|
| | |民政部| | 发展社会福 |民政|修建服务 |
|林| |利综合|林芝 |利事业,适应 |福利|公司一幢 |
| |94008|服务 |地区 |社会主义市场 |企业|约400 |
|芝| |公司 | |经济体制的要 | |平方米。 |
| | | | |求。 | | |
| |-----|---|---|-------|--|------|
|地| |修建残| | 解决部分残 |民政|经营住 |
| |94009|疾人福| |疾人、贫困户、|福利|宿、饮食、 |
|区| |利公司|朗县 |优抚对象的就 |企业|浴池、百 |
| | | | |业、生活问题。| |货等。 |
|-|-----|---|---|-------|--|------|
| | | | | 藏刀是日用 |民政|年总产值 |
| | |民政部|谢通 |品,目前生产 |福利|力1.5万 |
| |94010|利藏 |门县 |设备简陋,产 |企业|把。盒子 |
| | |刀厂 | |量低,市场需 | |1000 |
| | | | |求大。 | |个。 |
|日|-----|---|---|-------|--|------|
| | | | | 满足人们的 |民政| |
| | |儿童 |日喀则|文化娱乐需 |福利|游乐场兼 |
|喀|94011|游乐场|地区 |求,解决幼儿 |企业|幼儿园。 |
| | | | |入托,发展福 | | |
| | | | |利企业。 | | |
|则|-----|---|---|-------|--|------|
| | |福利康| | 保障全地区 |民政|修建综合 |
| |94012|复中心|日喀则|残疾人的康复 |福利|门诊楼等 |
| | | |地区 |和身心健康。 |企业|配套设施 |
|地|-----|---|---|-------|--|------|
| | | | | 促进农牧业 |民政|日生产 |
| | |饲料 |谢通 |生产可使贫困 |福利|2000斤 |
|区|94013|加工厂|门县 |户子女就业, |企业|年生产 |
| | | | |脱贫。 | |73000斤|
| |-----|---|---|-------|--|------|
| | | | | 带动地区粮 |民政|年生产面 |
| |94014|副食品|日喀则|食加工业,安 |福利|粉30万斤 |
| | |加工厂|地区 |置残废人和城 |企业|饲料加工 |
| | | | |市长救对象。 | |40万斤。 |
-----------------------------------


------------------------------------
投 资 情 况 |资金回收情况| 受 益 面 |
---------------|------|------------|
| 请求 | 地县 | |有 偿| | | | |
合 计 | 投资 | 配套 |周期|回 收|乡|村| 户 | 人 |
-----|----|----|--|---|-|-|---|----|
| | | | | | | | |
38.94| | | | |1|1| 10| 12|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万 | | | | |1|1| 8|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万 | | |3年| |1|1| 12| 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万 | 30 | 10万|3年| |3|8|241|1446|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66.1| | | | | | | |
94.6 |万(含残| 24万|2年| |3|8|241|1446|
万 | 联)| | | | | | | |
-----|----|----|--|---|-|-|---|----|
| | | | | | | | |
10.2 | | |3年| |1|1| 23| 138|
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万 | 38万| |3年| |1|1| 26| 146|
| | | | | | | | 人 |
| | | | | | | | |
------------------------------------

----------------------
社会经济效益预测 | 审查 |
--------------|------|
脱贫|脱贫|人均| 增加 | |
户 |人数|增粮| 收入 | 意见 |
--|--|--|-----|------|
| | | | |
10|12| |15.4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0| |11.18| |
| | | 万元 | |
| | | | |
--|--|--|-----|------|
| | | | |
12|30| |32.23| |
| 人|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12|78| |10.94| |
| 人|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8|47| |4.08万| |
| | | | |
--|--|--|-----|------|
| | | | |
8户|23| |2.19万| |
| | | | |
| | | | |
--|--|--|-----|------|
| | | | |
10|52| |22.18| |
| | | 万元 | |
| | | | |
----------------------
西藏自治区九四年福利企业开发项目登记表 表之三
-----------------------------------
| | 项 |项 目|项 目| 项 目 | 项目内容 |
| | 目 | |执 行| |---------|
| | 序 | |单 位| | | |
| | 列 |名 称| | 背 景 |性质| 规模 |
|-|-----|---|---|-------|--|------|
| | | | | 为社会主义 | | |
|日| |木材 |日喀则|市场经济服 |双扶|建一家板 |
|喀|94015|加工厂|地区 |务,安排部分 | |材加工企 |
|则| | | |残疾对象就 |企业|业。 |
| | | | |业。 | | |
|-|-----|---|---|-------|--|------|
| | |那曲福|那曲 | 带动全地区 |福利|经销皮张 |
| |94016|利公司|地区 |的福利事业发 | |毛绒等。 |
|那| | | |展。 |企业| |
| |-----|---|---|-------|--|------|
| | |阿龙乡| | |福利| |
|曲| |综合 |加里县| 扩大经营项 | |土特产、 |
| |94017|服务 | |目 | |放像设备 |
| | |经营部| | |企业| |
|地|-----|---|---|-------|--|------|
| | |福利藏| | |福利| |
| |94018|药加 |申扎县| 更新设备 | |藏药加工 |
| | |工厂 | | |企业| |
|区|-----|---|---|-------|--|------|
| | |福利 | | |福利| |
| |94019|洗澡室|那曲镇| 设备购置 | |室内设备 |
| | | | | |企业| |
|-|-----|---|---|-------|--|------|
| | |山南地| | | |开发矿 |
| | |区扶贫|山南 | |福利|业、开发 |
|山|94020|开发 |地区 | 有矿产资源 | |水晶矿、 |
| | |公司 | | |企业|伟晶矿、 |
| | | | | | |智力培训 |
| |-----|---|---|-------|--|------|
| | |民政福| | |福利|建房1080|
|南|94021|利接 |山南 | 有旅游资源 | |平方米 |
| | |待站 |地区 | |企业|改造水电 |
| | | | | | |交通配套 |
-----------------------------------

----------------------------------------
投 资 情 况 |资金回收情况| 受 益 面 |
-------------|------|------------------|
| 请求 |地 县| |有 偿| | | | |
合 计| 投资 |配 套|周期|回 收| 乡 | 村 | 户 | 人 |
----|----|---|--|---|---|---|----|-----|
| | | | | | | | |
82.1|43.6| | | | | | | |
万元 | 万 | |4年| | 1 | 3 | 15 | 54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
万元 | | | | | 1 | 4 | 8 | 37 |
| | | | | | | | |
----|----|---|--|---|---|---|----|-----|
| | | | | | | | |
5万元| | | | | | | | |
| | | | | 1 | 1 | 12 | 70 |
| | | | | | | | |
----|----|---|--|---|---|---|----|-----|
| | | | | | | | |
5万元| |10万| | | 9 |54 | 18 | 108 |
| | | | | | | | |
----|----|---|--|---|---|---|----|-----|
| | | | | | | | |
5万元| |24万| | | 1 | 4 | 4 | 23 |
| | | | | | | | |
----|----|---|--|---|---|---|----|-----|
| | | | | | | | |
98 | | | | | | | | |
万元 | 58万| |5年| |146|884|3607|21642|
| | | | | | | | |
----|----|---|--|---|---|---|----|-----|
| | | | | | | | |
100| 50万|50万|3年| | 3 | 5 | 6 | 37|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经济效益预测 | 审查 |
---------------|------|
脱 贫|脱贫|人均| 增加 | |
户 |人数|增粮| 收入 | 意见 |
---|--|--|-----|------|
| | | | |
10 |54| |25.8万|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7| |11.5万| |
| | | | |
---|--|--|-----|------|
| | | | |
11 |63| |12.8万| |
| | | | |
| | | | |
---|--|--|-----|------|
| | | | |
13 |52| | 23万元| |
| | | | |
---|--|--|-----|------|
| | | | |
4 |23| |3.2万元| |
| | | | |
---|--|--|-----|------|
| | | | |
| | | | |
230|23| | 45万元| |
| | | | |
| | | | |
---|--|--|-----|------|
| | | | |
6 |37| | 40至| |
| | | 50万元| |
| | | | |
-----------------------
西藏自治区九四年福利企业开发项目登记表 表之四
-----------------------------------------
| | 项 |项 目|项 目| 项目 | 项目内容 |
| | 目 | |执 行| |---------|-------
| | 序 | |单 位| | | |
| | 列 |名 称| | 背景 |性质| 规模 | 合 计
|-|-----|---|---|------|--|------|-------
| | |民政福| | | |建住宿, |
| | |利综合|左贡县| 地处交通要|福利|理发、照 | 80
| |94022|服务 | |道,客流量大| |相、饮食 | 万元
|昌| |公司 | | |企业|等。 |
| |-----|---|---|------|--|------|-------
| | |残疾人| | 地处交通要| | |
|都| |福利 |类马 |道,适宜开办|福利|服务楼 |48.15
| |94023|综合 |齐县 |服务行业,可| |750平方米| 万元
| | |服务楼| |解决残疾人就|企业| |
|地| | | |业。 | | |
| |-----|---|---|------|--|------|-------
| | | | | 地处川藏线| |建综合楼 |
|区| |民政福| |主干,过往人|福利|一幢 |48.6
| |94024|利综合|八宿县|员多,可解决| |900平方米| 万元
| | |服务部| |部分社会困难|企业|经销百货 |
| | | | |户。 | |等。 |
|-|-----|---|---|------|--|------|-------
| | 总 | | | | | |
| | 会 | | | | | |1287.09
| | 计 | | | | | | 万
-----------------------------------------

------------------------------------------
投 资 情 况 |资金回收情况| 受 益 面 |
-------------|------|--------------------|
| 请求 | 地 县 | |有 偿| | | | |
| 投资 | 配 套 |周期|回 收| 乡 | 村 | 户 |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80万 | |3年| | 1 | 2 | 48 | 288 |
| | | | | | | | |
|------|-----|--|---|---|----|-----|-----|
| | | | | | | | |
|48.15 | | | | | | | |
| 万元 | |3年| | 1 | 1 | 23 | 13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2 |14.4 | | | | | | |
| 万元 | 万 |4年| | 1 | 1 | 32 | 18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5.55|206.9| | |196|1117|12309|71902|
| 万 | 万 | | | | | | |
------------------------------------------

------------------------
社会经济效益预测 | 审查 |
----------------|------|
脱 贫|脱 贫 |人均| 增加 | |
户 |人 数 |增粮| 收入 | 意见 |
---|----|--|----|------|
| | | | |
23 |1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1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118 | |4.44| |
| | | 万元 | |
| | | | |
---|----|--|----|------|
| | | | |
747|4320| | | |
| | | | |
------------------------



1994年1月29日